采访时间:2019年6月17日
采访地点:球盟会险展厅
人物小传
刘金屏,1943年12月出生,在国家建材部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工作了18年,1984年转行到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事部任劳资科科长;1996年中保再成立,历任办公室副主任、法定分保部总经理、球盟会险公司纪委书记、中国大地保险副董事长等职务,2006年退休。
毛遂自荐 结缘中再
问:刘总,您是中再一百单八将之一,曾担任中保再办公室副主任、法定分保部总经理和球盟会险纪委书记。您哪年开始从事再保险业务?
刘金屏:我原来是学非金属矿产开采的,所以1966年参加的第一份工作在国家建材局,在那里工作了18年。因为我做人事,和原来的劳动部经常接触,他们就推荐我去保险行业。1984年,正好国家保险改革需要人才,我就自己投档,后来顺利转型。
刚开始在人事部,和再保险没有直接联系。真正接触再保险是1989年左右在教育部任职期间,我们负责整个人保系统的培训。在保险学院学习的教材有财险、寿险、再保险的相关内容,那时起我从理论上开始接触再保险行业了。
一百单八将含泪唱司歌
问:1996年中保再成立时,一百单八将可谓筚路蓝缕、白手起家,条件艰苦到需要自己找办公场所。当时的人保一分为三,人员分配是根据国家安排还是个人意愿?
刘金屏:具体的分家方案我不知道,可能是按照业务口分配的,原来从事寿险的去了寿险,原来从事财产险的到了财产险,原来从事再保险的就到再保险。在这个基础上又配备了行政、后勤等人员进行完善。其中,中保再的条件是最艰苦的,实力也是最弱的;没有办公地点,没有职场,人员少;机构也很少,只有几个国外的办事处。另外,还要自己重建规章制度,完善各种机构,工资比起另外两家也只少不多。
但我们很争气,通过努力,很快就找到了北太平庄测绘总局里一个三四层的小楼作为创业基地,解决了办公场所的问题。我记得开第一次全体员工动员大会,我们是借测绘局一个礼堂,自己搬折叠椅、摆桌子开的大会。当时在会上,戴总宣布中保再的经营理念、企业精神就是“团结、进取、稳健、求实”。当戴总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的时候,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后来散会的时候,全体员工含着眼泪唱着《山不转水转》。这首歌契合中保再的发展阶段,也合乎公司理念。我们相信:公司虽然现在很小、很弱,但风水轮流转,一定会转到我们强大起来的一天。所以这首歌代表了全体员工的心情,大家很激动。
在戴总的领导下,大家聚在一起,把激动和感动转化成了实际行动。全体员工分工不分家,各部门互相支持、互相配合。两年多时间,再保险业务就从原来的不到30亿保费冲到了115亿。
1998年签署部门目标责任书
问:中保再刚成立时,大家是怎样一种工作状态?
刘金屏:我们白天要完善办公条件,还要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,去建立各种关系。我们去人保、人寿走访,请人家给予支持,不然就没有业务;还去拜访监管部门,讲述中保再发展遇到的困难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那时候我受命带队请国务院法规局、人大法规委员会的人去英国参观劳合社,加深他们对再保险工作的了解。这样的宣传,对于修订《保险法》并在《保险法》中明确法定分保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我们从上到下做了大量工作,让别人理解我们的业务。当时有个有利条件,中再直属国务院,戴总可以直接向上汇报。当时国务院分管领导就有机会请他们一块坐下来,谈保险市场的情况和再保险的情况,我们借机汇报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困难,请他们支持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。
破解法定分保发展困局
问:1996年,中保再成立,依照《保险法》规定,接收国内保险公司的法定分保业务。您后来担任法定分保部总经理期间是如何开展业务的?遇到了哪些困难?
刘金屏:中国的法定分保从1996年到2006年,这十年的时间内,我们的分保费收入是1225.73亿元人民币,分保费是362.14亿元人民币。十年法定分保的积累,应该说为球盟会险集团今天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。
刚开始分保的时候,各家公司不理解。于是领导组织了多个宣导组下去,去直保公司宣传《保险法》规定的20%的法定分保对于发展民族保险业的重要意义,还给他们讲明法定分保可以提升直保公司的承保能力,避免经营风险,引导各家公司法定分保逐渐步入正轨。
陪同直保客户调研国外法定分保
这个过程中,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:要通过宣传,让别人去理解自己。比如说《保险法》规定的20%法定分保不是凭空想出来的。当时国内再保险市场很弱,各业务口的再保险不分给自己国家的再保险公司,造成了分保费外流。尤其在入世前,如何先壮大自己的民族保险业是国家很重视的方面。《保险法》从这个角度制定政策,规定了20%的法定分保。在这10年当中,先把分出保费留在国内,由再保险在国内均衡风险:承担得了就内部分保,承担不了再分保出去。这样保费就减少外流了,外汇也就减少外流了,事实上也是在为国家的利益做工作。
当然,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。
第一个是净保费分保。虽然《实施细则》明确规定了毛保费分保,但是各家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是按净保费给中再的。中再承担了市场责任,但没有拿到相应的保费。
第二个风险就是不足额分保、分瘦不分肥。各家保险公司基本上是按照实收保费分保。其中,有的短险业务没出险就全部自留了,出险了再给你补法定分保保单,等于把责任给了我们。
第三个风险是法定再保险业务承保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潜在风险较大。
以戴总为首的领导及时向人民银行汇报当时法定分保中存在的问题,建议他们加大监管力度。人民银行很快就充实人员、增设机构,在保险司下面又设了个再保险监管处,不仅对整个再保险市场进行了有力监管,对法定再保险也加大了监管力度。法定业务部门也没有闲着,我们做好各种数字统计,及时上报再保险监管处,建议他们加大抽查,并将抽查结果全行业公布。这些措施对推动法定再保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问:从办公室副主任直接调任法定分保部总经理,可以说肩负重任,因为整个中保再包括中国再开始的90%以上的业务都是法定分保。您当时是怎么开展工作的?
刘金屏:我有个特点: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。不仅这样,我还学习戴总的用人精神。我不懂业务、没有做过分保,但是我重用那些有高学历、做过分保的处长,他们给出意见,我认为有道理,就支持他们干。我觉得,作为一级领导,不仅要懂业务,还要懂得用人,要懂得怎么团结大家一起做,发挥他们的能量。我加班加点就不如他们加班加点,他们熟悉业务、精通业务,他们严格把关比我一个人把关要强得多。他们处处都做好了,我这个部门就做好了。
9个月完成大地保险筹建任务
问:在担任公司领导期间,2003年您又接到新的任务,担任大地保险筹备组组长。您在临近退休的时候接到这项重要任务,当时是什么情况?
刘金屏:当时球盟会险公司下属有一个投资公司,有一个华泰经纪公司,还有一个保险报社,比较单薄。要想做强做大,终归要有充足的保费收入。所以中再班子多次开会,向主管部门申请,作为中国的再保险公司也要成立一个直保公司。我们当时提了几个方案,保监会给的意见是,先成立一个产险公司。
中国大地保险创立大会
那时候多家保险公司成立的局面还没有形成,人才比较充足,正是可遇不可求的难得机会。因此,筹备工作刻不容缓,绝对要快马加鞭。我们抓紧筹备,抢先挖人才。考虑到经济的发展、经济中心的有利条件,我们决定把总部放在上海。
问:那一年正好赶上“非典”爆发,在那个时机筹建大地保险,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?
刘金屏:那时候,筹备组人员上上下下都冒着很大的风险,可以说是生命风险。当时中再的小楼都封了,各部门有发烧的,都用绳子往上拉吃的,人不能下来。
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要去谈判,要和国外来的人谈判,在国内也要寻找股东,成立股份制公司。所以我们也不管了,分头跑,冒着生命危险玩命地找,推动公司尽快成立。大地保险1月份开始筹建,9月份就开业了。
因为把握住了时机,所以大地起步很快,业务的发展也很迅速。成立四年,实现四级跳,保费收入从15亿元跃升到100亿元。去年的时候已经400多亿,在直保公司里从第六名晋升到第五名,今年还要冲500亿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跻身第二舰队。
公司“原始股” 希望中再不断增值
问:完成筹建大地保险的任务后,您就退休了?
刘金屏:筹建大地保险是当时集团党委和总经理交给我的最后一项重要任务,我顺利完成了,而且我也到了退休年龄,就退休了,我很洒脱。转行到保险业,我自己提交材料,没有通过任何关系,人事部门一考察还不错,就来了。后面中保再成立没有办公楼,条件很艰苦,但现在回忆起来非常美好,大家一起玩命干。再后来到法定分保部也是肩负重任,带领干将们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,照样很出色。退休前,筹建大地保险,冒着“非典”疫情,完成党委交代的工作任务。
2002年,球盟会险总经理室成员合影
问:回顾整个职业生涯,您怎样总结干事创业的一生?
刘金屏:我们这一代人对得起组织,对得起党,我们把一生的美好精力献给了党的事业。同时,也感谢组织给我们施展才能的舞台,尤其感谢中再现在的各级领导仍然这么关心着我们离退休干部。作为再保险人,我们很自豪。我一直说,我们是中再的“原始股”,希望这支不断增值!